梁超、张荣华: 中国共产党对“ 三大规律” 认识的深化——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研究
作者简介:
梁超,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
张荣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 “张荣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主持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整体性认识。其中,明确提出关于党的领导的“四个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三个务必”、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全面依法治国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等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论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集中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 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拓展,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7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更加凸显了新形势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概念上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内部诸多要素的本质表现和必然联系;人们无法创造和改变规律,但可以在实践认识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规律。在规律的整体性范畴中,习近平强调:“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这“三大规律”为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指引,有助于我们了解党在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持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并致力于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发展历程,因而是我们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最高层级的实践规律和政治准则。当前,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丰富内涵,提升我们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能力,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蓄能领航。
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执政规律是指一个政党在掌握和行使国家公共权力中必须遵循的要求和准则,是执政党在政治实践中与社会客体契合互动的重要依据。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前提和重大要求,是检验一个政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从党的执政地位、创新理论、执政目标、执政要求和执政方略等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一)首次提出关于党的领导的“ 四个最”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优势的认识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在继承十九大报告“三个最”论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关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四个最”的重要论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1]6,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伟大事业、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其中,“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最牢固政治基础和领导力量,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发展航向的“掌舵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了以党的领导制度为根本制度、其他制度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等为内容的“1+12”制度图谱,突出强调党的领导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和坚定制度自信的显著优势。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3] “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最高政治原则”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推进社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大局、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定海神针”作用。为了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政治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了“四个最” 的价值旨归,要求在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基础上,“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和“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1]64-65。也就是要以提高政治判断力,增强党员干部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利益和政治安全的能力;以提高政治领悟力,引导党员干部善于从讲政治高度思考问题,做到“两个维护”;以提高政治执行力,增强党员干部及时领会政治意图和破解棘手难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提高执政本领指明方向。可以说,关于党的领导的“四个最”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优势,反映了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把握,深化了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优势的认识。
(二)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
一个政党若想长期执政,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武装来指导社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是引领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和推进实践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8,并基于党史百年理论创新和历史经验视角,在明确“两个结合”理念基础上,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生动诠释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所具有的根本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文化自信、科学的实践方法、创新的问题意识、强烈的系统思维、为民的世界情怀,这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六个必须坚持”是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法宝。其中,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都聚焦于人民所愿、所想和所盼,根植于满足社会民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将坚定“四个自信”理念融入到党的执政方略和制度文化中,以更加主动的历史创造精神推进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4]坚持守正创新,就是既要“守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也要“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在理论创新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5]思想路线基础上,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地指引伟大革命的社会实践。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局的眼光推进伟大事业,在加强前瞻性思考和整体性布局中赋能“两大布局”协调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拓展到统筹“两个大局”视野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六个必须坚持”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了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了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好这“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焕发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
(三)首次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化了对党的执政目标和发展阶段的认识
党的执政目标是政党开展政治活动的价值归宿。依据不同历史阶段调整党的执政目标是我们党把握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纵观党的发展史,在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有着明确的路径安排。尽管党的最低纲领在不断修正与调适中有着渐进性、阶段性内在特征,但百年复兴的伟大梦想赓续前行、强国蓝图矢志不渝,昭示着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两步走”战略,增加了“美丽”和“强国”的表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统一,折射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和更加自信自强的发展目标;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和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么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同时,具体擘画和部署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了从2020 年到2035 年再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要求,其中内嵌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内容,成为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目标,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内涵,使民族复兴的方略更加科学、内容更加广泛、路径更加明晰,使党对执政目标和发展阶段的认识更加深化。在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首次提出“三个务必”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要求和优良作风的认识
执政要求是执政党为了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规定全体成员必须秉持的行为规范和理念原则,关系到执政党的作风表现和形象塑造。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来治乱兴衰的历史镜鉴,体现着我们党对伟大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品格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永葆先进、纯洁属性的发展要求。在新时代,“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使我们党面临更加复杂的执政环境,赋予我们党更加艰巨的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把握历史经验和执政规律基础上,积极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作风,对党的执政要求有了新的明确规定,即“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1“三个务必”新论述,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维度,对党建理论体系进行话语创新,是我们党在推进伟大事业和建设伟大工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在历史新坐标下对守护初心、坚守使命的接力传承,体现了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上兼顾好人民属性和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毛泽东“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时代传承和理念创新,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基因密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基于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政治清醒和忧患意识。将“两个务必”理论升华为“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我们党对所面临的执政新环境、党建新要求而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新时代锻造人民性、革命性、先进性政党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执政要求和优良作风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务必”思想内涵十分丰富,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兴国中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革命斗争精神,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将“三个务必”融入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业中,永葆大党独有的伟大革命精神,推进“中国梦”号巨轮破浪前行。
(五)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突出强调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深化了对党的执政方略和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6]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大视角看,从严治党规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1]64这一党建要求,再次明确“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深化了对从严治党的规律性认识。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完善党建总体布局、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强化“三不”一体反腐败斗争等,初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为管党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考验和任务更为艰巨,只有全面系统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一个覆盖全面、内容完整、权威高效、布局合理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建目标,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一场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的致胜法宝高度明确回答了新时代“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那就是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并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一个重大命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1]69,深入阐明了反腐败与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从理论上拓宽了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真正使自我革命由实践自觉走向理论自信。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动力源。在百年党史历程中,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共同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的时代之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藏着解决问题的有益经验和答案。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革命圣地中要求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宣誓了只有善于传承革命文化和弘扬奋斗精神,才能在创造历史伟业中激发和赋能人民群众潜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 新时代面临的使命更加光荣、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我们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就更需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在反腐败治理中把“严厉惩治、权力规范、思想自觉”有机统筹起来,以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指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治国理政实践活动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习近平强调:“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8]。其实,这一概念正式形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随后陆续出现在历次党代会报告和重大战略部署中,使之内涵更为丰富、覆盖更为全面,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应然性和实然性视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铺路架桥”,其内涵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相互联系、内在贯通,从重大政治原则、道路发展方向、经济发展要求、民主政治追求、自然生态保障等方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规律性要求,蕴含着百年来党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次重大创新,深刻回答了谁来领导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标明了本质属性,也明确了发展要求,是我们在现代化道路探索和强国实践中必须答好的一道“必答题”。在新征程中,只有坚持这九个方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不断实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富有、相互充盈,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伟大梦想创造基础和条件。
(二)首次专章论述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认识
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推进伟大事业中需要具备的条件、明确的要求和提供的支撑,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以专章形式明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并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33,从增强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人才支撑视角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在推进伟大事业中的动力支撑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在教育中培育时代新人、在创新中激发生机活力、在发展中提供人才支撑,注重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优势作用,始终把教育事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比如,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迈上新高度;加强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2021年用于科技事业的专项研发资金占GDP的2.44%,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大飞机制造等一大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拥有一支规模数量庞大、文化素养优良、研发领域全面的人才创新队伍,人才保障工作和支撑作用在新时代迈向新台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并重,这既标注了新时代我国科教事业和人才培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也隐含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使教育事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在实现伟大梦想中不断发挥基础性和动力源作用。在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这“三大战略”,健全高质量教育制度体系,加大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首次专章论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等环节的基础和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概念,并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层面,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将其作为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形成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问题单列一章专门论述,提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40的新任务,并着眼于国家和社会治理全局、党的执政方式的优化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明确了坚持依法“治国+执政+行政”三维共进、法治“国家+政府+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指明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为法治中国建设“立规矩”,要求发挥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对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引领作用,构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一体化工作格局,努力实现以良法促善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是为法治中国建设“明要点”,要求深化事业单位和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建设,规范文明执法程度;“严格公正司法”是为法治中国建设“举方向”,要求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等,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相互配合、共同监督的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司法制度的公正性、权威性和高效性;“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是为法治中国建设“夯根基”,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遵法、守法、学法和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而为法治中国建设夯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1]40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在完善立法制度、创新司法机制、推进行政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探索、认识,发挥法治建设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效用。
(四)首次专章论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环境和战略保障的认识
国家安全事关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是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社会大局稳定的根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对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有着深刻认识,明确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10],必须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纳入到社会建设的重要范畴,要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和“加强国家安全教育”[11];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形式研究和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要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52,并部署了“五个以”和“两个统筹” 的工作安排,内容覆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科技文化安全、国际安全等诸多方面,创造性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52-53的重大要求,体现了对于“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的高度警醒和科学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环境和战略保障的认识。加强构建新安全格局,目的是完善覆盖国家安全的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等,保障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能源安全等,确保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在构筑国家安全防线进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1]55,并提出了政治建军、改革+科技+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的军队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将军队建设上升为“战略”高度来认识,体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相适应,凸显了军队建设对于巩固国家安全的长远性和全局性意义。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并不会影响和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发展,反而会给世界和平注入更多中国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内容覆盖金融、生物、太空、海洋等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多途径、多渠道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思想意识,维护海外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进一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五)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认识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要求和制度性保障。为了搭建起与党的中心任务相匹配、相适应的经济制度框架结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1]47这一经济学概念,明确“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46的发展目标,描绘出关于人民幸福和共同富裕的新图景。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本质上就是为了规范财富获取的正当性来源,重点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调节财富积累的不完善机制来确保财富来源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为此,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需要从完善分配制度方面发力。党的二十大将分配制度列为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的第一条,要求“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47,这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出“效率、公平、自愿”的三重递进逻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认识。其中,“初次分配”是指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供给侧改革优势激发和释放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政府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解决的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再分配”则需要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的作用,通过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分配结果适当性地趋于均平化,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解决的是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第三次分配”是以公益性、自愿性的慈善方式,在道德伦理价值观引领下帮助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以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解决的是如何“共享蛋糕”的问题。为了扩大财富积累的渠道、多途径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47-48作出部署。其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统筹和完善覆盖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的城乡就业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人才就业的高质量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以及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依托网络平台和资金帮扶加大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力度,提升群众生活居住品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是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的应急治理能力,优化与扩容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均衡分配,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如果说,将完善分配制度和加大就业支持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性和人才性支撑,那么,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兜底性和保障性工程,它们是增进民生福祉共同的“压舱石”。新时代我们必须聚焦于民生这个最大政治,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收机制,充分发挥分配制度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价值优势,不断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高品质需要。
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8]其中关于“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处历史方位的判定。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聚焦世界发展大局,秉持胸怀天下的执政理念,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伟力和人类情怀。
(一)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化了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认识
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正如列宁在谈及社会主义转变时所强调的:“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2]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各民族、各国家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特殊生成逻辑。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在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协调并进中,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目标的内涵由“量”的不断扩充向“质”的全面发展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内生优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叠加的“并联式”发展道路,打破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逻辑先后的“串联式”线性发展模式,向世界说明了现代化道路并无具有普遍性的固定模板,为其他国家在现代化道路选择上提供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的经验参照。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这一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新道路和中国方案,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将彻底改写现代化世界版图;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坚决不会走西方资本制度形态下的“两级分化”路径,而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既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释放生态产品价值红利;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暴力、殖民、掠夺、牺牲他国利益等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致力于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上述五个方面旨在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追求更高品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既融合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深化了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认识。
(二)再次重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共同利益的认识
共同利益是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彼此交往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是以满足人类社会生存条件为前提的,其内涵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共同需要,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而不断演进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基于新时代“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13]的价值追求,从大使命观高度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4纳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把人民至上理念拓展到世界维度,致力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塑造人类文明新格局。从概念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是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程度的国家,秉持合作共赢、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共同价值理念,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中化解各国主体间的矛盾,促进世界普遍交往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容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在协调发展中相互促进。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因为我们党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是在人类普遍社会形态演变中开辟出来的一条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新路,具有中国化基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双重属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寻自身现代化道路的必然结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谋划了“四个伟大”和“两大布局”的战略部署,在统筹安全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五大建设”中走出了一条“整体文明”发展之路。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述,都是在坚定“四个自信”基础上作出的理论阐释,从文化价值观和发展多样性层面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共同利益的认识,体现了对“西方中心论”狭隘观的理论超越,推动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同频共振,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三)再次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共同价值追求的认识
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础上,追求世界各国在思想共识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彰显了跨越种族、超越国度、逾越意识形态差异而作出的“新文明观” 理论阐释。自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首次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理念,并倡导成为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之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成为我们党对外交往和传播中国精神的高频词。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1]63,从而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并在二十大《党章》修改中,首次将“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载入党内的“母法”,成为全党行动的共同遵循,以胸怀天下的情怀和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我国所倡导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景,主张加强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协商、文化互鉴和共同交流,增进全人类共同价值共识,让多样化的各国文明在全球文化中共同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性,贯通了个人、国家、世界多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蕴含着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寄托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14]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要充分借助多元化的媒介载体和国际交流平台,加大力度宣传中国反腐败经验、共同富裕历史性成就、疫情防控造福世界的成功做法,在充分尊重各国制度、文化、信仰等基础上,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凝聚起不同国家人民的共同追求和最大共识,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了解,发挥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四、结语
“三大规律”蕴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思维,涵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事创业的方法论、目的论和价值论。回顾党的革命史和发展史,“三大规律”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谋划执政方略和进行伟大革命的科学依据,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1]70。“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奇迹的成功密码,从深刻把握“三大规律”的高度揭示了新形势下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领导力量、道路选择、精神风貌、发展理念和党的建设等新鲜经验,成为引领和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我们必须遵循“三大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阶段性任务和内外部环境条件,增强党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出新局的本领和能力,以胸怀天下和国之大者的历史主动担当精神,矢志不渝地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踔厉奋发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7.
[3]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N]. 人民日报,2021-09-16(2).
[4]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2).
[5]中共中央宣传部.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46.
[6]习近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10-09(2).
[7]习近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M]//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53.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1).
[9]习近平.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M]//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8.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 人民日报,2014-04-16(1).
[1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
[12]列宁. 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M]//列宁. 列宁全集:第28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13]“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M]//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41.
[14]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 人民日报,2022-10-24(2).
END
责任编辑 | 姜洪明
审核 | 王旱祥
01
02
03
04
05
06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sydxskxb
中石大学报社会科学版